2021-10-27 20:42:53
茶是承载历史和文化的“中国名片”,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教育在传承和发扬茶文化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中国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如何融合三产,为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幸福担当,成为茶教育在新时代的新使命。
10月23日下午,由深圳市华巨臣实业有限公司、天津市茶业协会、万铭道茶学院共同主办的首届CTE2021 中国(北方)茶教育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论坛以“传承与创新,茶教育助力三产融合”为主题,诚邀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中国国学研究与交流中心茶文化专委会主任沈冬梅,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茶事业部主任、中国社科院工经所原茶研中心主任陆尧,中国茶人联谊会理事、河南省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河南省茶叶商会副秘书长马哲锋,北京市东城区少年宫研究室主任霍艳平,万铭道茶书院创始人、北方茶文化艺术中心副理事长、天津市茶业协会副秘书长万长铭,西藏茶文化协会会长、西藏雪域高原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辜甲红等北方茶教育领域的领军人物共同筹划、共同探索今后茶教育的康庄大道。
华巨臣茶博会项目区域总监陈金盛致辞
天津市茶业协会会长臧胜群致辞
01
主题演讲
1
演讲嘉宾:沈冬梅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中国国学研究与交流中心茶文化专委会主任
演讲主题:《茶教育如何助力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
有人说教育是最廉价的国防,我认为,茶教育也是助力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性价比最高的解决方案,而这其中的核心要点就是解决茶教育的难点和痛点。
茶产业、茶科技自身能带来项目资源和产出效益,所以茶教育助力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真正的困境,我认为在于茶文化教育。
(1)学历教育:茶文化教育在体系内无处立身。在现行学科分类体系中,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没有茶文化专业,都是在农学、茶学、园艺甚至旅游专业中附设,而这导致茶文化教育的先天不足,不足以充分研究中华深厚的茶文化,不足以研究茶叶对中国乃至世界的作用,不足以研究茶叶与文化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影响与支持。建议多渠道、多途径动员,在教育系统学科中设置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类的茶文化专业。
(2)证书培训:茶艺师、评茶师、制茶师等证书都偏重于职业技能考核,缺乏产业文化教育的整体性和基础性。
(3)终身教育,缺乏系统培养的人才。建议努力整合现有茶文化、茶教育资源,培训基础厚、宽口径、复合型的专业人才,铸就茶文化教育的坚实基础。
2
演讲嘉宾:陆尧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茶事业部主任、中国社科院工经所原茶研中心主任
演讲主题:《茶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茶产业一万亿产值当中,茶文化教育培训功不可没。我国茶文化教育知识结构总体来讲是比较完备的,但依然需要不断完善。
(1)在学历教育当中,我建议专业课要加强茶文化的比较研究,上海海派茶文化与北京茶文化、广州茶文化的比较研究,中国茶文化与英国、日本的比较研究。
(2)在课外活动方面,可以设立爱茶社等社团组织。
(3)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我建议茶艺师要加强茶叶审评、茶叶冲泡的技能提升,制茶师要熟悉各类机械的操作与原理,要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以后的茶文化教育培训中,我们要处理好一些关系。
(1)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老师要以教学为主,科研为辅。
(2)新课与老课的关系。老课精讲,新课多讲,在实践当中开新课,多用成功案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3)专业水准与寓教于乐的关系。专业教学是基础,茶文化科普是方向,在未来教学实践中给予茶与“时尚”更多的时间和篇幅,启发茶学专业、茶文化专业学生兴趣,用更好的环境、政策把人才留在新的茶产业发展当中。
(4)茶文化走进学校和走向社会的关系。老师要有自己常联系、组织学生学习实践的企业,加强茶学专业学生走向社会的能力,多组织社会实践教学,减少毕业以后到企业还要有两三年的辅导期才能独立工作的弊端。
3
演讲嘉宾:霍艳平北京市东城区少年宫研究室主任
演讲主题:《青少年茶文化教育项目的建设》
作为青少年茶文化教育,我们一直以茶德思想为引领,以茶育为理念,联动学校、家庭和社会,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健康、人文底蕴丰富、社会参与性强的学茶体验。
(1)活动育人,通过有规律性的组织普及性、示范性、创新性等不同类型的活动,让孩子们参与其中,耳濡目染,感受茶文化魅力,培养兴趣。
(2)课程开发,我们的课程分为两部分,学段课程和茶+课程。学段课程,是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根据不同年龄的特征设置目标,提供活动方案,让各个层级的孩子们能够接收到教育,如中学生具有一定思考的能力,我们就会更多的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茶+课程,是将茶文化跟各个文化艺术相结合,比如茶染课,我们将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染结合,课程趣味性强。
(3)社会资源利用,我们设有社会基地,与著名企业、艺术展厅、行业协会合作,让孩子参与社会实践,实现立德树人基本目标。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叶深深融入中国人的生活,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希望中国茶从孩子开始慢慢学习,成为中国推向世界的文化符号。
4
演讲嘉宾:万长铭万铭道茶书院创始人,北方茶文化艺术中心副理事长,天津市茶业协会副秘书长
演讲主题:《北方茶教育的特点与实施》
我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汇报:
一、北方茶教育历史悠久。北方虽然绝大多数地方不产茶,却是重要的茶消费区和茶文化形成区。从皇亲贵胄、大德高僧到文人雅士皆爱饮茶,更是留下了不少茶文化经典。茶仙卢仝的《七碗茶诗》,逢人且说“吃茶去”的赵州柏林禅寺高僧从谂和尚,“人民艺术家”作家老舍先生的《茶馆》等。北方山东、陕西、河南也有一定的产茶量,主要是绿茶、黑茶和花茶。北方人尤其喜爱茉莉花茶,正是这种渊源成就了闻名遐迩的张一元、吴裕泰、正兴德等北方茶的老字号。
二、北方茶教育现状与特点。南北方茶市场存在很大差异,南方以产为主,北方以销为主。北方茶教育分为茶专业教育(包括学科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专门性教育)和茶普及化教育(包括中老年康养教育、少儿素质教育和茶文化生活教育)两个方面。
茶专业在北方高校里很是小众,但茶文化走入高校很多,高校中茶文化社团普遍活跃。2015年以来天津率先实施百万技能人才福利计划,茶艺师和评茶员职业资格占很重要的部分。茶教育是培养健康美好生活的重要方式。
三、北方茶教育的路径探索。(1)专业化茶教育向深度发展,让茶专业教育更“专”。可以向南方的很多的制茶、产茶企业包括地区进行深入学习。(2)普及化茶教育向广度延伸,让茶普及教育更“广”。让茶更好的进行融入、走进百姓的生活,让茶教育助力国家发展服务民生。
四、北方茶教育的问题与反思。百年变革与疫情常态化的挑战下,北方教育存在思想不够解放,教育方式创新不足,面对新形势应变能力欠缺等问题,希望在座专家和茶友能够共同探讨出解决方案。
5
演讲嘉宾:马哲锋中国茶人联谊会理事、河南省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河南省茶叶商会副秘书长
演讲主题:《茶行业社会教育培训事业的实践与展望》
今天主题演讲我只讲两个问题:一、作为茶行业的社会培训机构我们在做什么?二、在现有基础上我们还能做到什么?
行知茶文化讲习所从2010年开始做培训班,教资资格优中选优,遴选有茶学专业背景老师,现今我们专职老师和兼职老师有50多位,100%都有评茶员或者茶艺师技能二级以上职业资格,一半以上有一级资格。
依据市场需求,我们开发了很多课程,传统的茶艺师评茶员课程、目前市场上非常热的白茶课程、日本茶道课程等等。我们还开创了游学项目,出版了《读懂中国茶》、《普洱六山记》等系列茶书,组织策划了系列茶文化进高校活动。2014年到现在,我们到院校里面做了超过一百场茶文化的公益讲座。
未来,我们将继续做好本职工作,继续进行探索,力争为我们茶文化事业的建设添砖加瓦。
02
沙龙对话
主题:《新冠疫情常态化下茶教育的对策漫谈》
嘉宾:马哲锋中华茶人联谊会理事、河南省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河南省茶叶商会副秘书长
霍艳平北京市东城区少年宫研究室主任
万长铭万铭道茶书院创始人、北方茶文化艺术中心副理事长、天津市茶业协会副秘书长
辜甲红西藏茶文化协会会长、西藏雪域高原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问题1:随着政策的变化,茶艺师和评茶员的职业技能改成第三方等级认定,我们以前考的茶艺师职业资格证现在还有用吗?第三方认证机构发的证有必要去考吗?
马哲锋:有用,第三方等级认证的证书和之前发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是无缝衔接的。例如,你现在已经是中级茶艺师,那你就可以继续考高级。目前来说,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是非常珍贵的,含金量非常高。第三方颁发的证书采用两级备案模式,在各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省一级人社部有备案的就是有效的,可以直接在人社部网站上查询到。
问题2:奶茶在茶行业里面属于一个怎样的地位,能否被茶行业接纳?如何看待奶茶和调饮茶这两个年轻人比较喜欢的新品?
马哲锋:纠正您两个问题:(1)奶茶属于调饮茶范畴;(2)调饮茶并非新兴事物,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台湾就有过这样的热潮。目前,调饮茶职业资格标准已经设立,人社部也增设了调饮师工种。我认为,年轻人喜欢喝调饮茶并无不好,首先调饮企业是传统茶叶企业的下游客户,他们的原材料需要向传统茶叶企业购买,其次,我希望年轻人能够通过调饮茶感受到茶的美好,接受原叶茶。
辜甲红:西藏有言:“宁可三日无米,不可一日无茶”,茶是藏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西藏饮茶历史悠久,有酥油茶,还有甜茶。甜茶是调饮茶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地的泡沫红茶就是甜茶的衍生品。
问题3:中国茶教育前进方向的发展是什么?
霍艳平:(1)满足人民幸福生活的需求是我们努力的方向;(2)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身心俱养是未来的重要的方法;(3)文化传承,茶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重要的载体,通过全民教育与普及,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深深的埋在人们的心中。
问题4:西藏茶文化及其教育发展现状如何?
辜甲红:西藏茶文化只有饮茶历史没有种茶历史。西藏平均饮茶量在全国位列前茅,主要是酥油茶和甜茶。酥油茶是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由来已久;甜茶是英国统治时期从印度传过来的,带动了西藏红茶的消费;现在我们也喝黑茶与普洱熟茶。
问题5:小朋友能不能喝茶?
霍艳平:孩子可以喝茶,但建议喝淡茶。茶中营养物质颇多,可以明目、健齿、助消化。
问题6:青少年茶文化培养过程中,除少年宫这样的公立机构外,社会团体要怎么做才不会与当下的“双减”政策相冲突,需要什么样资质才能运营?
霍艳平:非常成熟培训机构也是可以走入校园,进行相应的课程服务的。课程服务资质,首先要有政策方面的支撑,其次要有教师资质,另外要有开发系列相应课程的能力,若满足以上条件,你可向相应机构申报。每个教委都有社会服务专门的单位负责人,您可以跟他进行详细的沟通。
问题7:我们有一个想法,想要做茶行业的樊登读书会,请各位老师给我们提提建议,怎样做才能更好更快的把茶和书一起社会、家庭和公众面前?
马哲锋:采用文化和商业融合起来的合作模式。我有非常多学生本身开茶叶店,我们会一起做一个读书会,读书品茗,我通过读书会宣传自己的书,免费赠书,我学生通过读书会推广自己的茶,实现双赢。
问题8:少儿茶教育过程当中有没有北方统一制定一个版本,未来会不会出台这样的教材?
霍艳平:我们今年做的青少年茶文化教育等级标准和教师等级标准已经立项公布了,相应配套的培训包括教材推出正在陆续进行中。
百年发展,教育先行。感谢各位专家学者为北方茶教育指点把脉。百年变局叠加疫情常态,北方茶教育可谓是雄关漫道真如铁。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惟有坚定信念,方能行稳致远。立足北方,融合三产,创新模式,相信北方茶教育未来可期。